校服应该品质化、国际化

2019-08-09 11:03


目前,我国中小学生已超过2亿人,校服的质量和安全一直备受关注,越来越多的学校追求高品质校服。2015年6月,颁布实施了《中小学校服**部国标》GB/T 318882015,不仅填补了校服专项标准的空白,而且符合国际标准,实现了校服标准。


《中小学校服标准》起草人之一、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标准中心主任、国家纺织标准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秘书表示,GB/T 31888对一般安全要求、内部质量、外部质量等方面的要求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。


校服标准的提高,不仅给大品牌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空间,也促进了质量管理理念的提高。记者了解到,为推动标准的实施,各地的精检部门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机制。其中,上海纤维检验部门打破校服企业之间“猫鼠关系”的思维模式,促进了当地校服质量的提高。


我们非常重视制服问题,重点解决标准应用与传统监管模式不兼容的问题。一方面,“关口前移”,引导和帮助校服生产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和改革,顺利“跨越国界”,另一方面“创新手段”,编写简单易用的校服检验标准化报告,并对校服基层工作人员乃至学校教师开展应用培训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”


据悉,目前,国内校服市场规模已接超过千亿大关。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,未来在校学生总数将呈现整体上升趋势。在校服整体质量升级和价格接受空间扩大的推动下,业内预计,到2025年,国内校服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-2000亿元,而高品质的国际校服是将势必取代中国传统校服。


友情链接: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